音响中的高频、中频和低频的区分
20Hz-20kHz的频率细分为:极低频、低频、中低频、中频、中高频、高频、极高频等七段,易记,不会混淆。
极低频从20Hz-40Hz这个八度称为极低频。
低频从40Hz-80Hz这段频率称为低频。这个频段的量感太少,丰润澎湃的感觉一定没有;而且会导致中高频、高频的突出,使得声音失去平衡感,不耐久听。
中低频从80Hz-160Hz之间称为中低频。这个频段特别容易有峰值,这与小房间的长、宽、高尺寸有关。大部份的人为了去除这段恼人的峰值,费尽心力吸收这个频段,使耳朵不致于轰轰然。可惜,当您耳朵听起来不致轰轰然时,下边的低频与上边的中频恐怕都已随着中低频的吸收而呈凹陷状态,而使得声音变瘦,缺乏丰润感。
中频从160Hz-1280Hz横跨三个八度(320Hz、640Hz、1280Hz)之间的频率称为中频。这个频段几乎把所有乐器、人声都包含进去了,所以是最重要的频段。只要这段频率凹陷,声音的表现马上变瘦了。有时,这种瘦很容易被解释为「假的凝聚」。这个频段的重要性同时也可以从二音路喇叭的分频点来分析。一般二音路喇叭的分频点大多在2500Hz或3000Hz左右,也就是说,2500Hz以上由高音单体负责,2500Hz以下由中低音单体负责。这2500Hz约莫是1280Hz的二倍,也就是说,为了怕中低音单体在中频极限处生太大的分频点失真,设计师们统统把分频点提高到中频上限的二倍处,如此一来,最完美的中频就可以由中低音单体发出。如果没有高音单体发出嘶嘶的音,单用一个中低音单体来唱音乐,那必然是晦暗不堪的。当然,如果是三音路设计的喇叭,这段中频绝大部份会被包含在中音单体中。
中高频从1280Hz-2560Hz称为中高频。中高频很容易辨认,只要弦乐群的高音域及木管的高音域都是中高频,这个频段很多人都会误以为是高频。
高频从2560Hz-5120Hz这段频域称为高频。从喇叭的分频点中可以发现到这段频域全部都出现在高音单体中。当您将耳朵靠近高音单体时,您所听到的不是乐器的声音,而是一片嘶嘶声。从高音单体的表现中,可以再度证明高音单体几乎很少发出乐器或人声的基音,它只是发出基音的高倍泛音而已。
极高频从5120Hz-20000Hz这频段称为极高频。高音单体要制造得很敏锐,能够清楚的再生非常细微的音。
深圳专业音响公司